各学院: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暑假期间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25〕392号)要求,为有效防范实习安全风险,切实保障学生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实习质量,现就做好我校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是提高安全意识。各学院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深刻认识暑期及新学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以高度责任感抓好实习安全各项工作。
二是压实安全责任。各学院要结合本院实际,科学合理安排暑期及新学期实习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实习安全管理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实习保险全覆盖。各学院、各专业(系)要分级明确实习安全管理职责,对重点专业、重点实习任务强化管理,不得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联系安排实习,压实暑期及新学期实习安全责任。
三是严选实习单位。必须选择专业对口、设施完备、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符合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要求的单位进行实习。实习单位资质、安全管理水平、工作环境、硬件设施条件必须满足实习要求,必须排除安全隐患。必须签订实习协议,协议需规范、权责清晰,需包含安全管理职责、劳动安全保障、意外伤害处理、保险购买等核心安全条款。
四是强化安全教育。各学院要在实习开始前对实习学生开展全覆盖、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包括实习单位安全规章制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反传销诈骗、紧急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传染病防护、特殊天气(高温、暴雨等)防范应对等。实习单位要对学生进行专门安全培训,明确实习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防护设施设备使用、救援避险方法等,重点提示各类风险隐患。实习指导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明确实习期间纪律要求,明确告知学生紧急情况报告程序和联系人信息等。实习指导教师要现场跟踪指导、提醒学生实习安全风险,进一步保障实习安全。
五是加强过程管理。学院和实习单位应当分别选派经验丰富、业务素质好、责任心强、安全防范意识高的教师和技术人员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实习。教师和技术人员应当深入实习现场了解学生动态,统计并掌握学生安全状况,能够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安全隐患和问题,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畅通学生反映安全问题的渠道,建立实习实训安全巡查和抽查机制等。
六是排查安全隐患。各学院要“防”字当头,组织师生全面排查实习全过程可能遇到的人身安全、个人信息安全、财产安全、交通安全、住宿安全、食品安全、社交安全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形成并动态更新风险隐患清单,确保相关人员“懂安全、会避险”。要从实习单位资质、安全管理水平、工作环境、硬件设施条件等方面排查实习场所风险隐患。
七是完善应急预案。各学院要联合实习单位针对实习期间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共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包括自然灾害、工伤事故、交通意外、群体事件等。要细化应急响应流程与操作规范,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明确第一时间报告要求和基本处置程序。要畅通信息上报途径,明确上报时限,并对信息发布、舆情应对提出要求,避免不实信息扩散引发次生舆情。
各学院要充分认识学生实习安全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责任压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进一步加强师生实习安全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开展实习安全风险排查,确保学生人身财产安全。除学生实习外,如果有学生外出参加学科竞赛,学院也要切实做好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教务处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