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核心实践环节,既是对学生本科学习成果的全面总结与综合检验,也是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实践载体。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术型人才培养,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强化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学校决定启动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工作。
1.特别注意:根据我校2025-2026-2学期校历,2026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录入截止时间为6月1日(第14周周一),即各学院需要在第13周之前完成2026届毕业设计(论文)所有工作,比往届整整提前2周。
2.各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领导小组,做好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宣传动员工作。从6月1日(第14周周一)倒排各环节具体完成时间,制定详尽的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计划,并要求指导教师和学生严格按计划提交相关材料,夯实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质量。
3.各学院务必选派责任心强且具有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每位指导教师指导学生人数不超过8人(含辅修学士学位学生),特殊专业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定的指导人数执行。
二、扎实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工作。
1.2026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申报课题、学院审核课题、学生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相关过程材料及论文终稿等环节均需要在学校综合教务系统中进行,线上部分按系统内流程进行,学院统一管理线上数据。线下纸质存档材料至少应包含任务书、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和成绩评定表3项,其余可由学院自定。
2.各学院领导小组要组织召开指导教师申报课题审议会,严格遴选,确保题目质量。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注重与工程实际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要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各学院要切实提高以教师科研课题为选题来源的毕业设计(论文)比例。各专业以实验、实习、工程实践、社会调查等实践性工作为基础的题目数量所占比例应不低于总题目数量的50%。鼓励学院与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探索实行双导师制;鼓励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
3.各学院完成所有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审核后,要组织动员所有需要做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学校综合教务系统完成选题,建立和指导教师的联系。之后,按照各学院制定的进度计划,按时按要求完成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提交开题报告等相关过程材料工作。
4.在各学院教师申报课题、学院审核课题、学生选题期间,学校、学院两级督导要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开题各环节的组织管理和质量情况,扎实推进相关工作高质量完成。
教务处
2025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