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及学校智慧教学相关部署,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升级,加快打造“跨学科、场景化、实践型”校级通识平台选修课,学校决定启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主题通识平台选修课专项申报工作。本次专项聚焦具身智能前沿,融合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与通识教育,旨在丰富学校通识课程体系,推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1. 全校各教学单位均可申报,重点支持机电、电气、信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学院交叉共建。
2. 申报课程须以“具身智能机器人”为核心内容,纳入“自科素养类”通识选修模块。
二、课程要求
1. 学时学分:16学时/1.0学分或32学时/2.0学分,须在一个学期内完成。
2. 运行周期:立项后须连续开设不少于3学年,每学期至少开课一次。
3. 教学形式:理论讲授与实验、体验、案例分析相结合,突出学生动手实践与跨学科思维训练。
三、设置原则
1. 价值性:课程思政融入,强化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2. 通识性: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可分层分类教学。
3. 前沿性:课程内容要结合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和机器人技术的应用。
4. 高阶性:采用研究性、项目式、问题导向教学,注重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
四、申报条件
1. 课程负责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教学效果良好;鼓励高级职称教师牵头。
2. 鼓励跨学院联合授课;参加2025年暑期“具身智能机器人培训班”的老师,在同等条件下优先。
3. 每位教师每学期限申报1门通识选修课;每门课程最多开设2个教学班,拟接收人数不超过120人,选课人数不足25人不予开班。
五、建设与支持
1. 学校与学院共建共享,通过校院两级协同为获批课程提供教材、案例、实验平台及机器人设备等配套资源、经费支持,保障教学顺利实施。
2. 获批课程纳入校级通识选修课目录,优先推荐省级相关项目评选。
六、申报程序与材料提交
1. 教师准备材料
课程负责人按要求准备以下材料:
①《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申请审批表》(附件1);
②《河南工业大学通识平台选修课教学执行大纲》(附件2);
③ 说课文字稿(1500字以内)。
2. 学院审核推荐
各学院组织专家对申报资格、教学内容、资料完整性进行审核,严把质量关,于11月10日前将审核通过的《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汇总表》(附件3)电子版(Excel版及签字盖章PDF扫描版)发送至课程中心邮箱(kczx@haut.edu.cn)。
3. 系统提交材料
经学院审核推荐的课程负责人于11月10–11日登录“项目在线申报与评审系统”(网址:http://haut.kypt.chaoxing.com,学习通账号密码)提交以下材料:
①《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申请审批表》(附件1,正文处提交,签字盖章后扫描PDF版上传);
②《河南工业大学通识平台选修课教学执行大纲》(附件2,佐证材料处提交,Word或PDF版);
③ 说课文字稿(佐证材料处提交,Word或PDF版)。
4. 学校评审公示
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完成立项公示,并同步列入2025-2026学年第二学期教学任务。
七、联系人
课程中心:阎 娟 67756928
请各学院高度重视,积极动员、认真组织,严把质量关,共同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识课程建设,助力我校通识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再上新台阶,为人工智能赋能人才培养贡献“工大方案”。
附件:
1: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申请审批表.docx
2: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教学执行大纲.docx
3:河南工业大学新开通识平台选修课汇总表.xlsx
教务处 课程中心
2025年10月29日